“男孩子不能摸女孩子”,怎樣對幼兒進行性別教育?

@鄭州廣電傳媒發布了一則視頻。1月23人,遼寧沈陽。
“男孩子不能摸女孩子的,別碰我!”一女童對玩笑的爺爺說。
據女童母親所說:因為我女兒的年齡比較小,她早一年上幼兒園了,在班上是最矮的,所以給她講男女有別,要懂得保護自己,受到傷害就大聲呼喊,觸碰底線的事孩子會抵觸,但平時還是很積極地和男孩子玩。
一般來說,孩子從3歲起,就開始逐漸形成自身的性別意識,發現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差別。而4到6歲,正是孩子性別意識建立和強化的關鍵期!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容易對性別差異產生好奇心,經常會就此類話題向爸媽提問。
性別意識的培養有兩個重要階段,一個階段是三歲左右的幼兒時期,另一個階段是青春期。樹立起健康的性別意識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,形成健全的人格。
對于幼兒家長來說,兒童性別教育是及其重要的一件事,不僅幫助兒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,也利于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。
性別教育三大任務分別是培養正確的性別觀念、形成合理的性別意識、培養適度的性別行為,從觀念到意識到行為,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進行性別教育。
(1)培養孩子悅納自己的身體與性別
所謂悅納就是孩子能夠喜歡能夠接納。所以在家庭中家長要注意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特征,身體結構是什么樣的,然后要讓孩子在了解這些知識的基礎上,又能夠喜歡悅納自己的身體與性別,這樣使得孩子能夠形成陽光的自信的人格特征。
(2)教育孩子尊重異性的性別與特點
家長要允許并幫助孩子了解異性,因為這是一個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必要步驟。家長希望孩子長大以后能夠有好的婚姻、好的伴侶,就要從小教孩子學習了解異性,只有了解才能理解,理解才能尊重,也才能跟異性更好的相處。而且有些孩子小的時候了解了,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就不至于偷偷的去探索。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讓孩子學會欣賞異性的優點,同時又認識到異性的不足,學會理解,能夠與異性平等的相處。
(3)學會愛惜身體,健康生活。
要樹立平等的性別觀念,才能用自我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,才能更珍惜自己的身體,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,所以家長要給孩子講授健康生活的知識、樹立健康意識、經??淇浜⒆拥纳眢w和性別,這樣他才會愛惜自己的身體。
(4)鼓勵孩子與異性交往。
家長如果過度干預孩子和異性交往,孩子就會想辦法躲著家長去了解異性和異性交往。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鼓勵他們和異性交往的話,孩子在跟異性交往中就會了解到另外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,這也是孩子未來跟異性能夠很好的相處、合作的基礎。核心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交往中了解異性,學習與他人交往的方式,形成互助、賞識的人格特征。
(5)在家庭教育中讓孩子學習與異性交往的基本禮儀。
其實男女在性格、個性、情感、做事方式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差異。因此男女生交往是需要學習的,也需要懂得交往的禮儀,所以家長就要教孩子跟異性交往的度。
(6)性別教育還要讓孩子學會預防性騷擾和性侵害。
家長要幫助孩子了解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常見形式,教孩子防范的方法和技能,這也是性別教育的重要的內容。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隱私部位哪些是不可以被外人碰到的;什么人更容易成為侵犯者;什么地方會更不安全;侵犯者一般都用什么樣的手段······這些要讓孩子提前了解到,他才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。
資料來源:北疆女聲